文章

顯示從 9月, 2017 起發佈的文章

香港「山水映照面如鏡,懷古塑風大潭灣」— 記柏架山徑,港島徑第五段部分 畢拿山,港島徑第六段(二)

圖片
09/28/2017 (二)香港「山水映照面如鏡,懷古塑風大潭灣」— 記柏架山徑,港島徑第5段部分 畢拿山,港島徑第6段。 出發 :中環乘新巴722到新威園下車 回程 :在大潭水塘北站新巴14號巴士 時間 : 4-5 小時 (連休息及影相時間) 注意事項:大風坳上畢拿山要走599級天梯 參看第一部份 畢拿山高432米,在山頂一望無際,景色無與倫比,多少苦楚都感到十分值得。那女子,嫣然一笑,告訴我左邊可看看美麗的景色。我不由得跑過去,她再提示我小心油漆的告示,我感到自己十分丟臉。 霎時一看,在山高處,鳥瞰整個大潭水塘,再遠望廣闊大潭灣,再望到赤柱半島,沒有其他地方可與此比疑。定下心神,綠蔭處處,藍天碧水,海面,水塘內若靜似動,湖光十色,那玲瓏的等角線無釋地向外延伸,找不到交滙點,卻融於景色之中。縱景色似是無言之死物,但那山水間的連線卻低調的劃上一道絕妙的筆觸。   ​   ​ 畢拿山山頂   ​ 轉過身去望望就是一片密林,如方塊的高廈佈滿維港兩岸。有時您會注意到生活現代化的步伐是來得那麼快,偏偏身後就是人煙稀少的小徑水塘。這樣的反差,置於其中,心裡感到這種巧妙之佈局不是常可見到,而這畢拿山頂上確是盡覽無遺,頓覺自己已渾然天成,無憾。   ​   ​ 是時候拜別畢拿山了,走回天梯,徐徐下山,依然不捨。走回自己汗流六百級的梯級,愈來愈涼快,得知,已重回大風坳的懷抱了。   ​ 由大風坳沿路經冷氣走廊落大潭水塘,涼風送至,清風送爽,慢慢走下去,聽下那水塘中的滴答聲,忽爾到了堤霸,左望懸入無崖,右望水若如鏡,已到大潭上水塘了。 大潭上水塘 ​ 看著曾走過山峰的堅壑無涯,來到此靜如鏡的水面,聽那風聲水聲而至,恬靜淡然,洗滌我心,那白雲倒在水面上,風欲而又止,泛起了那鏡中面。很多人都攝服於大潭篤水壩之霸氣,甚是大潭中水塘石拱橋之宏偉,或是副水塘輸水塘之井然,非看不可。但我卻鍾愛上水塘那種休憩淡然,它將山壑收起在那深深的水塘裡,雲內高清地綻放其無暇的身影。見山還是山,見水還是水,人呢,渾在其中,山水人行,意態早已飛往雲外九宵,神往。 大潭副水塘剪影處處,如照鏡粧的將天山水色反照在水面上,一路延伸,玄妙至無限的連線……接上藍天。一種靜態的展示,卻使您情意動。頃刻,您會頓感人與自然的相融共活,只會無限延伸下去,世上才

香港「山水映照面如鏡,懷古塑風大潭灣」— 記香港柏架山徑,港島徑第五段部分 畢拿山,港島徑第六段 (一)

圖片
09/28/2017 (一)香港「山水映照面如鏡,懷古塑風大潭灣」— 記香港柏架山徑,港島徑第5段部分 畢拿山,港島徑第6段。 出發 :中環乘新巴722到新威園下車 回程 :在大潭水塘北站新巴14號巴士 時間 : 4-5 小時 (連休息及影相時間) 注意事項:大風坳上畢拿山要走599級天梯 晴朗而又陽光奔放的一天,想一夙多年的心願,登山俯瞰大潭水塘的絕妙景緻。縱然,天氣非常炎熱,但不減自己一試登山的決心,於是整理好行裝,整裝待發,快快趁早出發行山去。 坐巴士到了鰂魚涌新威園,經柏架山道自然徑走上山去,這裡其實四通八達,後山背後水鏡如昔,與英皇道的車水馬龍相映襯,實是有趣。 在英皇道旁慢慢走上去,就是柏架山道,側有鰂魚涌街市,想不到街市竟保留了八十年代十進制換算表,時易世易,見山還是山,但我們的生活卻有著大不同的變化。 這柏架山徑是一路走斜上大風坳處和港島徑交匯,雖是上斜但斜度不大,彎彎曲曲,蜿蜒上山,十分寫意。況且沿途自來水,休憩設施十分足夠,並不難走。徐徐去到林邊屋,我們一直都是稱它為紅屋,經復修後成為自然教育中心,它本是太古洋行物業宿舍,那磚紅色十分易認,入口前三拱分中的格局十分均稱,在林蔭下徐徐步至,一條鋪滿磚的彎路引領後,視野迅間變得十分廣闊,簡單典雅。屋內有兩層,木地板古色古香,室內充滿英式的味道。現改為的展覽廳內資料十分豐富,從中亦可了解不同的植物生物樣式,駐足一看,獲益良多。 鰂魚涌入口 (近新威園) ​ 八十年代推行十進制的換算表 ​ 柏架山道- 大風坳 港島徑5終點,6段起點 ​ 往紅屋的介紹 ​ 紅屋 (現為林邊多樣性自然中心) ​ 不怕山路蜿蜒,其實全都是十分寬闊的車路。當你走高一點,就有不少涼亭待您歇一歇。在此乘涼,舒展一下,十分暢快。同時,向遠處一望,港島東一隅已人眼簾,還未細意欣賞,眼球已被景色扯進去了。 沿柏架山徑有不少涼亭 ​ 涼亭遠望港島東景緻 ​ 以為這便是柏架山徑的盡頭?別開心得太早吧。往上一點仍是連綿未見盡頭的車路,同時接上由衛奕信徑接過來的小馬山及金督馳馬徑,有千里馬曾路過此地,霎時似水流年,在山間策馬奔馳又會是何種景象呢? 金督馳馬徑  ​ 策馬未成,只能昂首向蜿蜒的柏架山道向上行,行來行去,未見盡頭。忽然,道路變得開揚,

香港 「初次遠足真落泊,醜態百出惕吾心」— 逆走麥理浩徑十段,環大欖涌水塘一圈

圖片
2017/09/15 逆走麥理浩徑十段,環大欖涌水塘一圈走 出發 : 屯門錦輝花園九巴61M, 52X, 53 城巴 962X, 962B 回程 : 港鐵巴士K51 時間 : 5-6小時 (連休息拍照時間) 注意事項: 要時刻注意方向,竹林徑內走1小時,環水塘走,部分路段沒有手提電話網絡覆蓋。        說來話長,行山接近一年,初次行山的醜態依然瀝瀝在目。 那是由平時常走的一條三百多級的樓梯說起,依樓梯上接引水道,亦是平日愛行的健身緩跑路。   還記得那天的天氣算是炎熱,我背著兩壺水,三個小蘋果,一個快餐店買下的豬柳漢堡,再加上一個老婆餅,穿上平日的裝束,牛仔牌,便施施然上山去。上山的整段梯級其實不是難走,慢慢走沿梯級上,斜度仍不是太大,所以二話不說,便到麥理活徑第十段內的引水道上。   由引水道出發,就開始興奮起來,過了平時健行的路線,直上行大欖涌水塘,更是振奮莫名。去到麥理浩徑的M187段直上大斜路,又斜又長,捱過了,看到千島湖美景好開心。   旋即望對面大欖涌水塘水壩,感覺很近,就直奔,落林路環水塘過去,很快到吧,為何未到呢?竹林交織,整整行了一個小時,後來才知道這是麥理浩徑第十段舊路。   終見到一大片草地,有條橋淹了,後來才知這是吉慶橋。之後看到有幾個指示牌,有標示大棠,大欖的,二話不說,當然選了大欖,但路走了好長好長,一彎又一彎,仍未到。原來這是環水塘之路,在中間狼吞虎嚥的吃下午餐,節用下來的水用光,沒有電話訊號,期間見到漁護署車巡邏,似是快到了吧。   接著原來是幾段的上斜路,烈日當空,究竟何時會到出口呢?我心神終不定,但一看壩的距離漸近,就知道方向及大約距離。在缺水情況下,多走大約一小時的路,見到大壩,終究興奮。山下面是監獄,看看有沒補給吧。一下到監獄外有汽水機,發瘋的按了一支水,兩罐可樂出來狂喝。旁有水壩排洪,十分明媚,這時才再次放開懷抱欣賞景緻。心終定下來,慢慢走出巴士站回程,上了好寶貴的一課。   自此,我不斷找找網頁,看看路線資訊,且看看水量分配,食物等等。讓自己不會再在行山路上出現危機狀況,此初行的經驗十分狼狽,但吸收的知識及危機感,危機處理等,令我在遠足的途程中定下了極重要的基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