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 「仙氣驟現聚渣甸,天空之城在眼前」— 港島徑第五段,大潭水務文物徑

 

2018/03/18 香港 「仙氣驟現聚渣甸,天空之城在眼前」— 港島徑第五段,大潭水務文物徑

出發:中環交易廣場站乘城巴6號巴士,黃泥涌峽道站下車

回程:大潭水塘新巴14號回嘉亨灣

時間:4小時(連休息時間)

注意事項:上渣甸山,畢拿山梯級較長,較耗力

港島徑五段,可說是我初行山的路段,那時由大風坳上天梯去畢拿山,已覺辛苦無比,幸最終如願到頂。

是日,由黃泥涌水塘出發走港島徑五段,所需時間竟然在兩小時內完成,可能拍照時間不多吧,再往前走,大潭水塘,水務文物徑,重回舊地,春夏大有不同呢。

行程中,經過奧斯本紀念碑,維多利亞碑石,舊水務宿舍,石橋等遺跡,大約四小時看看,十分賞心。

聖約翰紀念碑






被斬開一半的陽明山莊




黃泥涌峽道水塘






港島徑第五段起點,與衛徑第二段相連。




一開始上渣甸山




不久會見到奧斯本紀念碑





是日大霧,上渣甸山仙氣迷濛

 

續上渣甸山,回望陽明山莊







到達渣甸山段柱,平時看見的維港景色,被斬開一半或湮沒,和我上一次炎夏上畢拿山看的,完全不同。









之後,一離開渣甸山,就看到被廢棄的畢拿山礦場,這條路,走到渣甸北引水道,不知是否為空中棧道入口處呢。

驚喜的是,平時山友照片中光禿禿的礦場,今天襯著霧氣,好像正展示我們正處於另一個新的國度,好迷幻,但突變為一勝景。

在沿山邊上畢拿山,迷濛的,有點在雲上走之感,霧在山上起來,我被仙氣包圍,似是在另一世界了

到了畢拿山和之前夏天來比,白茫茫一片,風景轉了,但心態轉,兩時氣息都看過了,很開心。










 

走回港島徑六段,落大潭,行回初心一段路,四時大潭,你喜歡怎樣的大潭呢。


完成了文物縱覽,在14號新巴回歸途,又是樂樂的一天。




找到群帶路石碑, 轉引自維基。

群 帶 路 里 程 碑      (轉自維基)  

在 英 國 佔 領 香 港 時 , 由 於 要 駐 軍 赤 柱 , 政 府 因 而 興 建 了 一 條 由 維 多 利 亞 城 至 赤 柱 的 道 路 , 約 為 今 天 的 薄 扶 林 道 、 黃 竹 坑 道 、 香 島 道 及 深 水 灣 道 , 該 路 名 為 群 帶 路 , 命 名 原 因 有 指 是 因 為 「 阿 群 帶 路 」 ; 一 名 叫 「 阿 群 」 的 村 民 為 英 軍 開 路 , 因 而 命 名 。 該 路 是 擁 有 里 程 牌 , 其 後 分 別 在 奇 力 灣 、 龜 背 灣 對 上 的 大 潭 道 及 大 潭 副 水 塘 側 的 大 潭 水 塘 道 發 現 三 塊 里 程 碑 。 除 了 位 於 大 潭 水 塘 道 一 塊 外 , 另 外 兩 塊 里 程 碑 已 被 移 走 作 保 留 。



舊水務局員工宿舍



大潭中水塘壩底



大潭中水塘石橋





 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香港 「萬壑囂浮沙,九逕任縱橫。」— 九逕山

香港 11上旬:2024 大嶼山|「天下何處無芒草,匯合分流肝膽照。」 — 觀音山、羗山、靈會山、狗嶺涌、分流、石壁之行

香港「山水映照面如鏡,懷古塑風大潭灣」— 記柏架山徑,港島徑第五段部分 畢拿山,港島徑第六段(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