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「三顧紅香爐峰……湊巧了」2019/06-09
2019/06-09 香港「三顧紅香爐峰……湊巧了。」

初顧 (2019/06/23)
出發:城巴25A,新巴25 到寶馬山
回程:小巴14M 金文泰道上車
需時:2-3小時 (連拍照休息計)
注意事項:上紅香爐峰入口山徑不是官方山徑。
炎夏已至,但仍減不退一登紅香爐峰的心志。趁今天有風,就動身出發。
在銅鑼灣坐巴士上寶馬山,在寶馬山道盡頭,有一間聖貞德中學,側有一條小徑,就是由此登上金督馳馬徑。登上金督馳馬徑,見到指示牌後,要沿渣甸山的方向行,才可到登紅香爐峰的入口。




去到小徑彎位,有一排亂石山林部分,這就是紅香爐峰的入口,這裡不是正式山徑,而當中有一部份路段,要攀石穿林而上,路胚是明顯的,由寶馬山道開始到紅香爐峰頂大概約三十分鐘,爬過亂石,看見標高柱,回頭一望,維港景色已在眼前。






紅香爐峰直望維港,兩座金融中心有如大門,維港直視無涯,環山抱與,看太平山下之繁華,看獅子山下之溫情,看飛鵝山之雲裳,十分入神。



再沿山徑直走,走到盡頭可上畢拉山電塔,亦可下山往畢拉山道去。這裡會看到好多爆破品總基地,靶場。舊礦場,得為所用,感覺不錯。





沿著畢拉山道往下走,人車相持一段路後,看見一個入口,是金督馳馬徑第二部份,亦是黃泥涌峽徑的一部份。通往黃泥涌峽道之路。若離開的話,可沿金文泰路乘小巴離去。


出發:城巴25A,新巴25 到寶馬山
回程:小巴14M 金文泰道上車
需時:2-3小時 (連拍照休息計)
注意事項:上紅香爐峰入口山徑不是官方山徑。
是日,本是藍天白雲,挾清風之餘勢,畫風一轉。盡是灰頭土臉。
余坐山觀港,自寶馬山賽西湖公園行之,重踏上金督馳馬徑,向紅香爐峰進發。
望天色之驟變,雲蓋頂慢慢烏黑,借風來作,原有的雙塔,已漸變為一,後化整為零。
山雨欲來,雷轟閃電,已成退路。以徑為澗,幸有雨傘,信步回到畢拉山,沿金文泰道,坐小巴離去。
應變可成,惟有擇日再行。










三顧
2019/09/15 (從紅香爐峰憶起……湊巧了)
出發:城巴25A,新巴25 到寶馬山
回程:港鐵天后站或維園過海隧道巴士
需時:2-3小時 (連拍照休息計)
注意事項:上紅香爐峰入口山徑不是官方山徑。
紅香爐峰—
對我很有感覺的一座山峰之一。
不論晴天雨天,我都曾與這山峰一起同步走過。
在雨中,看著被消失的海港。
在天藍,看著群山忘懷而笑。
雨後晴天……
筆下遊記時,竟發覺拙文遊記竟與K神互相呼應,十分榮幸。在K神所引丁新豹教授的典故中,本來英國人來港時,堅持以香港島作命名。大清對香港島的稱呼不太滿意,堅持以紅香爐為名,結果沒想到香港這個家傳頌至今。世事萬物自然人間安排,一切似是天意。
一個對我十分有感覺的山峰,從這裡憶起……
路線跟K神有所不同。由銅鑼灣坐25或25A巴士上到賽西湖公園,拍下花草之妙。之後行上寶馬山巴士總站側的聖貞德中學處。
學校側有小徑,上金督馳馬徑,往渣甸山方向,不消一會,有一角上紅香爐峰,有少量攀爬。一望無際的維港在眼前。
接著再沿金督馳馬徑去到路口,轉上到電線杆電台,往小馬山。我是轉下的到畢拉山爆破中心,再沿宿舍邊落金文泰道,往白建時道,再轉下大坑道,直出維園天后站,剛好一個圈了。用了三小時左右。
著山水之感悟,由陰轉晴,忘懷而笑……妙極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