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「身在高山嶺峯,心印群山深處。」— 記麥徑通走2019:第四段

20191018 「身在高山嶺峯,心印群山深處。」— 記麥徑通走2019:第四段

出發:九巴299X 沙田市中心上車,水浪窩站下車
回程:巴士,小巴:西貢市中心
需時:6小時(連拍照,野餐,休息計)
注意事項:行畢全段麥理浩徑要7-8小時左右,要備照明於入黑作準備





麥理浩徑四段是麥理浩徑十段中最難行的一段,山路高低起伏之多,似是各段之冠。今,天氣特好,三五知己竟可一起請假同行,十分難得。那就當仁不讓,三人行浩浩蕩蕩,由沙田出發向著水浪窩出發去……

然而,時三人裝備有限,且當中好友初次行長程山徑,要去到終點基維爾營力有不逮。行山大家身心合一十分重要,既是千載難逢,一呼百應各自請假成功同行出發,最後大家選擇下降至大水井,享受那動人時光,卻是得來不易之緣份。
 
企嶺下海:山脈匯流
黃竹洋林:深處人家


天氣報告終究沒有愚弄我們,一連三天好天氣下,我們的年假總算沒有請錯。早上在沙田集合,吃過早餐,便坐299X巴士到水浪窩去。途中,只見城門河一色藍,感到十分高興,且十分期待是次旅程的來臨。不消一會,或是平日的關係,巴士開得比較快,不消30分鐘,已到達目的地了。





當大家下車後,勿錯過企嶺下海的景色,中間有小島,岸邊有企嶺下海老圍新圍村屋。逕山而走,由馬鞍山,牛押山頂向下延伸,分支成流,匯流成海,直到企嶺下。難得有不一樣的寧靜,水面波平悠閒,景色十分優美。




對面有一牌樓,名為水浪窩,此徑是往觀星台的地方。我們沒有駐足,留待下次吧。我們往西沙公路前行,見一婦人拉著手推車,究竟因何而來?原來她在這裡建一日營,加上燒烤,意態寫意得很。而這裡正是麥理浩徑第三及第四段的交匯處。






麥理浩徑四段一開始在燒烤場側的路開始,比較好走。山徑鋪得不錯,接下車路,往黃竹洋村那段,斜度開始升高,有的接近六十度斜。路程途中會分別經過停機坪及發射站,在停機坪與發射站中間有一營地,名為水浪窩營地,取自來水的話會走得比較遠,其餘如廁等設施亦算完善。





由發射塔伊始,轉彎下降,與黃竹洋村分道揚鑣,直入深谷,見一分岔路,麥理浩徑標柱為M073。請向左邊的分岔路走,看到歷史悠久的石牌匾,雕上金漆麥理浩徑四大字,彌足珍貴,亦代表你已走對路了。




高山走下,下降至深谷深處,一排竹海,看不到村屋輪廓,竹海內卻是深處人家。竹修長暗泛淺黃,黃竹洋原來由此得名。望不見天空,卻走進冷氣走廊裡,氣合清爽,十分舒服。綠油油,翠綠綠的隧道,兩排矯勁的竹林,這段路走得份外賞心。


 
奮進馬鞍山

由標柱M073出發過了竹林後,原來又是下山的路程,意味著上山的路程愈見艱辛了。順著麥理浩徑牌,不走南山村的分岔路,來到馬鞍山的山腳處,樹林中暗處鋪著無窮無望的梯級。奮進馬鞍山的路程就要開始了,這亦是第四段難走的路段之一。





M073標距柱後,會經過一大片竹林,緩緩下坡,去到此指示牌,隱約看見樹林中無窮無盡的山徑。大家都屏息以待,沒錯,這就是往馬鞍坳的山徑了。




行行重行行,這段山徑的目的地為馬鞍坳,亦即是以下相片的中凹陷位置。抬頭一望,已知道有一大段上坡的路要走了。一路上大石一路按斜度上山,馬鞍山的影像愈大,代表你愈近山坳了,加油努力的慢慢走上去。







眼前的路一塊又一塊的石頭,斜度陡升,望望左,望望右。一望右,看見遠方船灣淡水湖主壩及八仙嶺的輪廓,竟可看到黃竹角咀,十分幸運。趁著好天氣,拍了下來記念。難得的一瞥。





左望望,望到萬宜水庫兩壩,斬竹灣,滘西洲,西貢,能看到兩大水塘同時出現在眼前,此刻果然是無價。更難得的是,當我拍下照片時,竟同時拍下蝶影飛過,果真幸運。如此景照,加上秋風當起,一段原本上得艱辛路段,竟十分享受當中的點滴,再望望牛押山,馬鞍山,一切的景象來得更加接近了。






愈接近馬鞍坳,我們更居高臨下,這時企嶺下海,企嶺下新圍老圍的村屋已變成一點點白色的圓石,密密的鋪在一邊。由低至高,同行朋友驚覺原來我們已走了那麼多的山路了。




來到斜坡的盡處,那標高處正是M078。突然想起一句向著標杆直跑,奮進成功,到了馬鞍坳了。最難走的路段之一,我們三人終可跨過,份外高興。



只見馬鞍山,牛押山等峰,就像三兄弟並排而坐般並列聳立在700米高。這時,我們方才驚覺已身處在海拔500米高的山腰上。那三兄弟並列而坐,好像十分親民,實則要在山坳側攀上,非要一定能力及豐富的經驗不可。畢直得令人有挑戰的慾望,但同時亦凜直得令人有點怯懦。忽爾有三人從山脊徐徐走下而至,天下高手何其多呢。





身在高山嶺峯,心印群山深處

繞過馬鞍山山腰後,總算要跟三兄弟說聲再見。沿著山徑,往右邊向下望是沙田馬場,與中文大學的位置。鞍山蒼蒼,吐露茫茫。在這裡望下去那學府的感覺別有不同。向前看,一山疊一山,去到最後的那座山,就是第四段另一段上落起伏點的大老山了。










忽然間,山徑轉成直角,身一扭已看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脊線,連結在大金鐘的山腰上,這就是彎曲山了,彎曲山的蜿蜒十分誘人,和屏風山的直線延射,有多少異工同曲之妙。

平日行山可比較率性,三人在山脊上遊走似有騰雲駕霧之感。雖拍出來的身影比芝麻更少,但卻可融於天下,融於山水裡,不會喧賓奪主。

身在高山嶺峯,心印群山深處。平日在山,鮮有人煙,在山脊上拍一些情景交融的照片更方便。彎曲山之美,令我們在此拍照所花的時間甚多。除山陵之線,一射萬千之美景外,在山脊上向左一探,整個西貢全景一覽無遺在您眼前出現。左起至右:萬宜水庫東壩、西壩,斬竹灣,糧船灣,滘西洲,橋咀島,西貢市中心,白沙灣,釣魚翁,科技大學……深深的印在群山深處,蔚為壯觀。












過了彎曲山,一金鐘罩在您跟前招手,這山就是大金鐘。往大金鐘山頂的路不遠,此刻,經商議後,仍待下次再探。沿麥徑繞過山腰直去往恆安邨的交匯處去。遇見幾位老師帶領一行二三十人的小學生在遊玩。大金鐘恰巧與彎曲山互相輝映,兩峯並頭而起,襯著一點身軀,人總是自然的一部份,依山偎旁,依水而走,身雖渺小,然心卻豁然開寬。




 
一線西貢落昂坪

由大金鐘開始一路走下至昂坪,一線西貢直落昂坪高原。剛才,往恒安邨交匯點裡碰見的一群小學生,來到草原唱起歌來,好有青蔥歲月的感覺。




由恒安邨指示牌的交匯點出發,大約20分鐘到昂坪高原,一線西貢落在水平,從高處望,左至右望,超廣角。回望那大金鐘山徑而至,復在樹蔭下野餐,一行三人說說笑笑,十分暢快。一起共渡難得相聚的時光。








下降大水井,最動人時光

坐著草原野餐久了,我們看到天空開始泛起金光,這是下山的時候了。下次再去麥徑長城吧,小學生們跟上來了,一起下山去,自己垃圾自己帶走,且在地下撿了垃圾一起帶走,最動人時光,夕陽西下,終回程到了西貢市中心,完成行程了。








雖未完成全程,然而麥理浩徑四徑景色轉變大,不過,上下坡幅都好大,長程必要用更多的時間完成,有一種先苦中甜後辛的味道。十段中最困難的一段,真不為過了。
 
 
 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香港 「萬壑囂浮沙,九逕任縱橫。」— 九逕山

香港 11上旬:2024 大嶼山|「天下何處無芒草,匯合分流肝膽照。」 — 觀音山、羗山、靈會山、狗嶺涌、分流、石壁之行

香港「山水映照面如鏡,懷古塑風大潭灣」— 記柏架山徑,港島徑第五段部分 畢拿山,港島徑第六段(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