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「早起鳥兒有蟲吃」— 虎地郊遊徑
10/04/2020 香港「早起鳥兒有蟲吃」— 虎地郊遊徑
出發:屯門顯發里(九巴52X, 53, 61M 港鐵巴士K51)
回程:屯門嶺南大學 (九巴53, 67M, 67X 港鐵巴士K51)
需時:2-3小時 (連拍照影相計)
注意事項:新手路線,惟在溪澗注意滑倒

早吃的鳥兒有蟲吃,又是晨光初露行山的好時機。天色甚好,被清水洗刷得十分潔淨,淡淡的、藍藍的,猶如一幅山水畫。時機一到,就在此刻,輕裝待發,坐車到顯發里開始上山去。
在顯發里附近只見一隻鳥兒擔起蟲吃,我不敢打擾牠,靜靜拍下那啄蟲的情景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,而早起的行山客當然可樂得清靜,欣賞美景呢。
由顯發里上山的盡頭,就是接上麥理浩徑第十段引水道處。熟悉的澗水聲,落於水桶處,滴滴答答。熟悉的晨運客,取山水之源,疊疊合合。行山客自有他的旅途,野豬自有牠的覓處,互不干犯,或許這就是大自然的軌跡,生生不息,循環不斷吧。
沿引水道盡頭的梯級往上走,接上屯門徑,依著「發射塔.藍地水塘」指示牌的方向走,進入另一段熟悉的路段,這裡是沿著九逕北坑側的山路,經怡心園,直上二百多米高的東升亭,是往九逕山的主要山徑。
九逕北坑,又名裂桃坑,不知名由何來。澗水不洶湧,一絲絲的聲音,斷斷續續,上山路段,偶遇上澗處,伸手一探,水清納涼,鬆鬆筋骨,再往山上走,不消一會,已到東升亭。
東升亭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歇息點,因為往後都沒有一張椅子好好予您坐下,上九逕山如是,下虎地坑如是。若是回屯門彩虹橋,倒有一亭設於往若夢園的小山坡上。而東升亭是整段虎地郊遊徑、九逕山的重要交匯點。
依指示牌往右走,是順走郊遊徑的方向。下一個標距柱為C6505。簡簡單單,沿梯級往下走由標距柱C6505走到C6509郊遊徑的終點吧。虎地郊遊徑主要是繞著虎地坑而走,沿路到終點林蔭處處,十分清爽,並沒有感到焗促。
若您喜歡浸一泡森林浴,這郊遊徑確是一個不俗的選擇,皆因徑內有不少密林溪澗,綠油油的,墨綠色的,翠綠色的,層次十分分明。一水入澗,樹色悠悠。這空間層次實令我這過客多添幾分想像。
個人一直對溯澗窮源有點戒心,只因溯澗有一定難度,不言輕視。但在虎地郊遊徑裡,山徑兩旁有不少支路,雖不是官方指定路段,但石澗、溪澗近在咫尺,於旁邊稍稍向外一靠便可即達,絕對適合技藝拙劣的我去體驗一番。
聽那淙淙的流水:兩道水潺潺,集於清溪面,水向低流,繞過三圓石,夾在石縫中集液成沫。「與其尋問水流去處,不如相忘於水流之中。」起泡而沫,化於水中,清流而下,及岸而上,九逕上源溯澗於虎坑,這一路風光既閒靜,卻帶了幾分生氣。
隨後由C6507至C6509一段,開始接上密密麻麻的水管路,這裡與虎地坑的距離更近,溪澗的流水開始凝聚一起,徐徐的向藍地水塘流去。只見山勢漸有起伏,勾了一個深坑,水源源不至,小川流成小瀑,落在深坑裡成一水池,目不暇給。
這裡的水池一個接上另一個,向下望到最深處,有一個更大的。有不少人在這裡穿著衣服浸浸身,一爽身心。
「花自飄零水自流,一種相思,兩處閑愁。」雖沒有繁花相思,但流水淙淙相伴,樹曳之下,倒有一番應上詩意之感。遠看水壩上人頭處處,我卻喜歡在水塘兩邊近觀水塘的情景。大樹下坐在石頭上沉思一會,想起之前泡浸過的森林浴,又憶起澗水逐流的虎地坑,到此藍地水塘下,已完全相忘,相忘於山水之中。
壩上遊人漸多,亦是我歸去之時。時間來得剛剛好,直上梯級,到梯級盡頭向左走上兩段斜路,到達虎地燒烤場,這亦是虎地郊遊徑的起點。
沿燒烤場側的汽車道一直往下走,經頌皇台村,不用入村,繼續沿大路往下走,至嶺南大學,與虎地配水庫處後,行程便終結於此。
早起的鳥兒有蟲吃,遇著那山水兩忘的過客,晨光初露,日上三竿,這短短一遊,甚感愜意,感恩不盡。
留言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