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「遊山賞花哲巧,尋找總舵主的故事。」— 紅花嶺、紅花寨、蓮麻坑礦洞。

 

02/21/2021 香港「遊山賞花哲巧,尋找總舵主的故事。」— 紅花嶺、紅花寨、蓮麻坑礦洞。

出發:上水鐵路站 (78K巴士)

回程:打鼓嶺松園下 (79K巴士)

需時:5-6小時 (連休息拍照計算)

注意事項:需要少量攀爬路線

影片連結: 

【山水百景圖VLog 04】【遊山賞花哲巧之旅】2021.02.21「尋找總舵主的故事」— 蓮麻坑礦洞 |紅花嶺 |紅花寨 |蓮麻坑村|禾徑山


「麗日和風春淡蕩,花香鳥語物昭蘇。」紅花嶺一行,想找找有沒總舵主及其後人的事蹟。趁著假日,遂由上水出發,趁著賞花之使然,探究昔日山寨之喧鬧,實又是另一齣遊山哲巧的故事。

我們在上水站乘78K巴士到萊洞站下車,反方向一望就是龍山隧道的出口處。乾涸的河道有一大樹盤根置中,繁枝茂盛,若水流在其中,定必綠蔭成澤,滋潤大地。橫過天橋到對面禾徑山路,馬路旁有一座禾徑山公廁,這是整裝待發的最後據點,因為之後的路段是沒有任何廁所設施,直到蓮麻坑村內,才有另一所公廁供公眾人士使用。









禾徑山路上繁花似錦,一時興緻,走一個賞花之旅,確實不錯。公廁旁已有一列的黃花風鈴木,襯著藍天,份外搶眼。風吹起,花落時,花瓣作360度旋轉落地,如跳一道華爾茲給我們看,目不暇給。



在龍山及長山隧道辦事處外的宮粉羊蹄甲,亦都爭名逐艷,不吝嗇的綻開盛放,又粉又白的滿開在街道裡頭,亦甚細緻入微。



再往前走,絨球般的花承著風吹動下搖曳著,狀甚撩人。那紅紅的朱纓花點綴著整片花園。花開物招蘇,就在春色時。大地回春,花潮萬野,確是四時之始的好風光。






在禾徑山路右邊有一條軍車路,這就是往紅花嶺的路。能否找到陳總舵主及其後人的遺跡,實靠緣之所至。然而,這山路是整條鋪得十分工整的車路,並不太難走。中段有一些斜度較斜的路,大家可慢慢回氣向上行,甚至小休一會才繼續上山便可。慢慢走,順心走,這些稍斜的路段是可以應付到的。




一直靠車路上山,兩旁長滿了芒草,生得十分茂密,這是大概海拔二百米高的位置,距離山頂。仍有三分之二的路程上山去。

297米就是禾徑山的高度,這禾徑山便是兩旁芒草所迎來的山頭。忽爾一列列吉普車、四驅車、越野車紛紛而至,有十多二十架車的車龍沿軍車路慢慢上山。兩旁的人都靠邊讓其車隊先行,究竟整列車隊是要往什麼地方去呢?







它們原來在禾徑山腰整裝待發,只見有人發號施令,指揮著一架又一架的吉普車慢慢行走至禾徑山頂,看著他們發燒友的汽車攀爬技術,場面熱鬧非常。恰似是一個大型汽車展銷會般,令我們目不轉睛,吸引我們的眼球,發揮汽車的所有性能,盡情釋放那久違了的表演慾。



當您看到大柄冬青的花開時,就知道紅花嶺山頂就在您的不遠處。冬青開得火紅,彷佛和所謂的紅花襯托得相映成趣,究竟紅花嶺的「紅花」是代表什麼花的呢?




我建議大家別心急走上紅花嶺處。事實上,沿電線杆走的另一條山路,去到發射站處。那邊的景色更加蔚為奇觀。在山坡上竟給我們居高臨下,看到整個鹿頸、鳳坑,甚至印州塘,八仙嶺的景色,有點喜出望外呢。







水中一角,懷中抱嶼,鹿頸的景色確實怡人。腦中突閃起之前我看過的一幅畫作《鹿頸村》,這是水墨大師呂壽琨老師所作。據考證,當時1969年,大師是在尤德亭作此畫的,畫作的頂處有著八仙嶺的痕跡,但其實從尤德亭往外觀是不可能看到八仙嶺的。



作品資料:
《鹿頸村》
呂壽琨
作於1969
水墨紙本
139 × 69 cm

圖像轉載自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

大師在作此幅畫的高明之處在於,先在附近的地形一一仔細磡察過,才用水墨將各個地域,不同的景和物,用水墨化景的技法展現出來。懷中一嶼的島嶼在中間留白,而愈遠的景物是用愈淡的水墨有層次的表現出來。畫得十分精細,與實景比,有一種情景交融的感覺。所有元素,均盡情地在畫中表達出來。在一整天坐在這裡也不會悶。




不捨不捨還需捨,發射塔上面有一條山路直往紅花寨的,回望發射塔,夾雜著群山的景緻,這裡實在非常美麗。向左面探探望望,可回望紅花嶺,禾徑山軍車路的山脈全景,亦是壯觀。這裡有一條山路可接回紅花嶺的,但我沒有太大興趣,因為我想直搗黃龍,向著總舵主的大本營尋覓去。




往紅花寨要經過數個峽谷才可如願,那為何這山谷稱為「紅花寨」的呢?究竟所謂的「紅花」是指什麼花呢?

有一講法說紅花是指杜鵑花,事實上紅花嶺有不少野生杜鵑都可看到,此話亦有根據。另一講法是指「紅花」實為反清復明的組織紅花會多少有關係。據蓮麻坑村村民口述,其祖先曾說,這裡一帶峽谷都是山寨,峽谷連連中都是反清復明的山寨根據地,後這些反清復明的份子變成流寇。所以在此找總舵主的足跡,可說是甚有根據。我想,我們應可很快地找到總舵主的腳印吧。

紅花嶺的英譯為Robin’s Nest. 想該時候的理民官或軍官,均約略了解當中的歷史發展:流寇盜賊,反清復明人士不少在此地一帶駐紮下,以西方俠盜羅賓漢的典故,配合地緣命名此地,亦不足為奇。當然,這需要更多的考古發現等等才能証實了。



峽谷中見到梧桐山電視塔,深圳市第一大山,只在一岸之遙。峽谷中的空氣十分好,既清快又像棉花糖一樣十分香甜。我刻意想像當時山寨部落的情景,只見地勢有數個起伏,亦感相當有趣。










來到一面十分開揚的景色。有一「山」字比劃在您的跟前,那就是二峒、三峒,以及麻雀嶺的位處。直望的是鹿頸以及鹽田港的兩岸,一城一郊,形上一個鮮明的對比。這裡雖峽谷處處,但地勢尚算平坦。若是駐紥這裡,既不當風,又可有廣闊的草地,相傳這裡就是紅花會寨城的根據地,仍待考證。微風吹拂,綠草如茵,氣息香甜,實在不想多移半步往下一地點去。













終於登上紅花寨頂了。在山頂上,可直望九百多米高的梧桐山頂,十分清晰。山頂有一棵野生杜鵑花,應著「紅花」兩字之意,但它色彩帶著又紫又粉的,十分獨特。不知花開了後會變成怎樣呢?




從紅花寨山頂瞭望四周,山水城鄉景色盡有,且人煙較少,實是一個十分好的休憩處。由紅花寨折返回峽谷時,要當心浮沙碎石,這裡的斜度有30-40度斜左右,要小心點走便可。

折回山谷深處,回到紅花嶺與紅花寨的交界處,由這裡上紅花嶺,只見山頂上人山人海,又有不少人在標高處頂拍攝,十分熱鬧。

只見紅花嶺人山人海,相比起紅花寨那邊的清憩閒瑕,一峽之隔,對比強烈。紅花嶺頂看盡深圳市內的城市景色,摩天大廈,摩肩接踵,繁華得很。熱鬧也有熱鬧的好,在山谷邊跟總舵主喝一杯吧。隨即在紅花之地,與舵主對飲,看那八仙鹿頸落平原,回首那山疊山峽與峽的歹勢。一路喝,一路乾,不消一會,歡飲已盡。是時候跟總舵主道別,下山離去吧。









一喝而別,看紅花寨之勝景,總比紅花嶺更令人神往。在總舵主所共生的峽谷裡,天下之大,可有容身之所?在辛亥革命裡頭,在抗日戰爭裡頭,這裡的山頭多是俠氣常存,義薄雲天之輩,流芳百世。

沿紅花嶺下山,在山坳處向左走,跟總舵主道別,這是下山的路。在飛鵝山裡有一道百花林,在紅花嶺裡有一道吊鐘棧道。兩行吊鐘,蝶影紛飛,彩蝶弄蜜,見沿路有鋪得甚好的梯級而下,似是為將來的郊野公園之啟用而鋪路。






由賞花棧道再往下走見到機坪,這裡側有兩塊警告牌指示,其中一塊警告牌指示往礦洞要十分小心,否則會發生意外,後果自負云云。沿這塊警告牌進入山徑,經過一個被繩網圍著的大礦洞口,要當心,不要跌下洞內,否則斃命於此。再下坡走,就會到達俗稱「大廳」的蓮麻坑第六號礦洞口外,這裡就是蓮麻坑礦洞的入口處。






蓮麻坑礦洞主要盛產鉛礦,在1950年代已被荒廢,現有些洞口被鎖上鐵欄,禁止進入。避免遊人被蝙蝠襲擊受傷。六號礦洞內別有洞天。偌大的洞穴內就是大廳,十分寬闊,可容納數十人。這裡有不少人拍下一窺探洞的勝景,排隊的人龍直出洞外,我們探一勝景,等等拍拍都花了不少時間。大約半句鐘,我們完成拍照,原路折返至機坪處。




往前走,不遠處可見到綠色的碉堡。這裡就是礦山麥景陶堡,屬七個麥景陶堡之一。七個麥景陶堡由當時50-60年代前警務處處長麥景陶所指示而建成,主要防止非法入境者進入香港。現該麥景陶堡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,按古物古蹟條例所保護。

礦山麥景陶碉堡重門深鎖,外面被重重的鐵絲網所圍住,不易進入,只好在遠處拍攝其外形。在此,我們沿917級樓梯而下,邊望著蓮塘的景色,下降到蓮麻坑村裡頭去。




沿梯級下降至蓮麻坑村,左右兩邊城鄉差別之大,不可想像。在幾十年前,兩岸的情形該是差不多的鄉村景象。如今,滄海桑田,所有的事情都變得不一樣。而蓮麻坑村依然保留著百多年來的格局,村內依然保留著一份簡樸的風氣。








由礦山下走917級梯到蓮麻坑村,村內寧靜非常,又有鮮明的旗幟指引行山人士走向,以免誤入村莊,影響村民的生活。村內因疫情封村,只限村民及其親友入內。

向左走見到修好的蓮麻坑遊樂場,則有一所公廁予大家使用。在紅線內有一陳記士多售賣汽水,需要在紅繩外進行交易,紅繩一線牽,有點牛郎織女在鵲橋相遇的感覺。

跟伯伯嬤嬤說了幾句,好像不太明白。旁人講一兩句僅知客家話就大明所以了。考蓮麻坑村主要是最後期來港的客家人所居住,他們並沒有如新界五大族得了肥沃的平原,多聚居於邊境地區進行稻米等耕種,他們群居於邊境地區,以村為群居所住。



蓮麻坑村的主要姓氏方支姓葉,在村內群居過百年。據講,以前村內有不少反清復明人士,在辛亥革命的時候,有一位名士叫葉定仕,他於蓮麻坑村為自己建屋,而格局是根據孫中山先生翠亨村故居而建。葉定仕先生曾協助同盟會在泰國從行革命工作。晚年回到蓮麻坑村居住,在日軍侵華時離世。而村內抗日的活動亦多,亦是當時抗日據點之一。惜在疫情下,未能一訪葉定仕先生的故宮,惟有找機會再來蓮麻坑村因緣到訪吧。



花牌聳立,旗幟飄揚。沿彩旗的牽引下,來到大閘處,過了大閘就是禁區,沒有禁區紙批准是不能通過的。

有些人曾說,在蓮麻坑村上59k小巴就可以了吧。現時,小巴司機已拒絕未持禁區紙的乘客在蓮麻坑村上車。行山人士必須在大閘邊上摩囉樓山沿鐵絲網捆邊通過禁區範圍。





初段爬引水道梯上摩囉樓山山腰要小心,須要扶穩引水道梯的欄杆,然後跨過欄杆踏穩樓梯級上山腰處。到了山腰後,路況漸趨平緩,當心沿山邊的路胚走,慢慢下降至邊境的欄杆處。



活像非法入境者般在欄杆邊竄來竄去,對面就是蓮塘區,有剛下課的中學生在彼方靠在欄杆邊爬邊遊玩。和我們的動作相似,恰巧成趣。多走五至十分鐘左右,我們慢慢下山,接上馬路,這正是剛才禁區步道的出口處。代表我們已成功捆邊,回到港境裡面,展開歸途。





回想起捆鐵絲網的路,在第二段再上坡時要注意,那裡的路比較難攀上,要小心翼翼沿樹根走上便可。有心人在路中,留了一系列繩索幫助。但大家要注意的是,繩索不能盡信,用它借力便可。萬一繩索有什麼損耗,人就會跟繩索一起人仰馬翻,失足跌崖了。



綑過摩囉樓山,來到路的盡頭,就是打鼓嶺12號警崗檢查處。崗了警崗閘口,你就可以截上59K小巴回上水的,惜小巴是30分鐘一班,未必夾好時間上車。既是如此,不如一走蓮麻坑路經香園圍直往蓮塘口岸坐79K巴士回上水。










由這裡回望紅花嶺,的確令人難以忘懷。一個滿有歷史感的山頭,走到這裡,就是旅程的終結,要跟總舵主說聲再見了。本想再往白虎山麥景陶堡一探,因為它就在打鼓嶺松園下、香園圍附近,但時候真的不早了。在打鼓嶺松園下村口,亦即是蓮塘口岸處等了20分鐘,終上了79k 回程。落花猶在香屏空掩,紅花會人面知何處呢?惟景物常存於心間,永垂青史。










 圖片集:

   

 

  

 

   

 

   

   

  

   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香港 2020/02-03「否極復泰來,麥十深度行。」— 記麥理浩徑第十段

香港 「萬壑囂浮沙,九逕任縱橫。」— 九逕山

香港「山水映照面如鏡,懷古塑風大潭灣」— 記柏架山徑,港島徑第五段部分 畢拿山,港島徑第六段(二)